
栽培自己的精兵-林明宏牧師
經文:《彌迦書6:6-8》
引論:「獻祭」是猶太人對上帝敬拜中極重要的禮儀,希望藉著所獻上的祭物與上帝溝通,有形的祭物除表達內心對 神的敬意,同時也想藉著獻祭得上帝的恩寵、賜福,起初 神喜悅且悅納就賜福,但久了就成為傳統、習慣、形成,不知不覺逐漸重視祭物的選擇,(v.6)忽略了獻祭的人的態度,以至於祭物豐盛壯觀,行為卻是墮落而敗壞,事實上上帝絕不是「貪吃好酒」能被賄絡的 神,《以賽亞書1:11-15》 神藉先知以賽亞提出一個強而有力的呼聲《以賽亞書1:16-17》《彌迦書6:6-8》上帝看重主日的敬拜,祂也重視兄姊在每一日的言行舉止、心懷意念,所以 神藉著先知要求我們:(1)以「公義」為品格的基礎(2)以「愛心」為人際關係的動機(3)以「謙卑順服」為信賴上帝的印證,栽培自己成為一個滿有愛心,行在光明的信徒、精兵必須致力自我栽培與成長的具體目標。
本論:
一、行公義~建立品格的基礎
「行公義」是信主以後我們要持守真理為生活行為的準則,每一位信徒要常告訴自己,靠著聖靈的幫助作世上的光、世上的鹽,(好行為)《馬太福音5:13-16》今日先知告訴我們行公義,不是成為審判人的尺度,公義是用來更新自己的意識,改正自己的行為,走在 神的心意中,《哥林多後書7:1》我們當以真理( 神的話)禱告、敬拜來潔淨自己,栽培自己成為合 神心意的人,兄姐,我們要栽培自己有公義的生活品質,求聖靈幫助我們。
二、好憐憫~培養人際關係的動機
信仰不單影響自己的品格,也影響自己與他人相處的動機與態度,「憐憫」~就是不變的愛,以此作為人際關係的基礎,信徒要有「凡事包容、凡事盼望、凡事相信、凡事忍耐」,彼此的關係建立《馬太福音5:44-48》,求主幫助我們在愛心上有進步,「例證:工具商量對付一塊鐵」,如果人與人之間的愛沒有饒恕愛就脆弱,因此要學會饒恕,才能和 神所愛的兒女相處、互動好的人際關係。
三、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~信賴上帝的印證
先知教導我們如何與自己、與他人建立正確的關係,又提出對上帝所當有的尊重,那就是「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」、「與上帝同行」是我們行為最大的保障,一個心中有上帝、真正認識上帝的人,早上醒來第一念頭「上帝、早安」,面對一切的抉擇,肯以真誠的心來求問「上帝,我應該如何做?」今日你我(兄姊)可以做什麼?不可以做什麼?也全然以「上帝是否可同行」為依據,(摩西求 神與他們同行),「與上帝同行」是我們力量的泉源《出埃及記33:12~16》, 所以一個常常「與上帝同行的人」必然獲得勝過誘惑、試探的力量。
精兵要 :
①行公義~建立品格的基礎②好憐憫~培養人際關係的動機
③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~信賴上帝的印證 栽培自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