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心服事的精兵 講員:林明宏牧師
經文:《路加福音18:9-14》
引論:耶穌在路加福音18章1~14節,連講過二個有關於禱告的比喻,都是尚未說明比喻之前就先指出比喻的目的,前一個提醒信徒要常常禱告、不可灰心;後一個是教導信徒們禱告應當有的精神與態度,一個注重數量,另一個注重質量,兩個比喻都刻畫出禱告最重要的兩個原則。今日所讀的經文,提醒肯定信徒應當建立上聖殿禱告的重要性,有些人以為在家禱告就可以了。事實上,整本聖經都不斷啟示我們上聖殿禱告的重要性,主耶穌稱聖殿為萬民禱告的殿《歷代志下6:24-27》《歷代志下6:19-21》禱告完畢,有火從天上降下燒盡燔祭,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,可知今日教會星期三的禱告會,每天的早禱會如此重要,將我們的重擔、面對的問題告訴 神, 神必垂聽,上聖殿禱告是如此重要,今天二人在聖殿的禱告,一個被悅納、一個卻被責備,原因在於禱告者的態度與內容,一個自言自語有口無心的禱告,一個是發自內心的呼求,今天我們一起建立誠摯的禱告精神與信仰生活,從心開始的禱告。
本論:一、常人心目中的好人~法利賽人
不是每位法利賽人都假冒偽善(約翰的父親就是好的法利賽人),耶穌所責備的那些驕傲、光有虔誠外表無內在生命的法利賽人,從禱告的內容來看法利賽人的優點:1.他感謝上帝2.他能有所不為3.他是積極有所為的人(禁食兩次、什一奉獻、禱告、讀經的好習慣),從常人來看是無可挑剔的好人,這種也是標準型的信徒,但聖經說:「人是看外貌,=上帝是看內心」。
二、 常人心目中的惡人~稅吏
稅吏的工作是代羅馬政府收稅,很大的誘惑,人人討厭法利賽人說:「我不像這個稅吏」,「猶太人看稅吏為大罪人」《馬太福音5:46》,「稅吏和娼妓並列」《馬太福音21:31-32》,稅吏承認自己是個罪人《詩篇24:3-4》,稅吏是「手不潔、心不清」的人,禱告有效嗎?上帝接納他,上帝接納有罪的人,法利賽人禱告的態度,有口無心、自言自語、自我標榜、自以為義;稅吏從心悔改。
三、法利賽人在心態上的錯誤
為何上帝沒有悅納法利賽人的禱告,悅納了稅吏的祈求,為何?1.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禱告2.控告3.報告自己的善行4.站著禱告(昂首挺立)5.自言自語(向著自己禱告),法利賽人只有自己,沒有上帝,就是自以為是、驕傲、沒有發現自己仍然有罪,是罪人。
四、稅吏在心態上的榜樣
為何得喜悅:1.他的禱告發自內心,責備自己、沒有控訴別人、專一認罪、不自義、尊重上帝。稅吏的禱告:1.自覺有罪,不配親近上帝,致「遠遠站著」2.深深內省,連舉目都不敢3.無限哀傷、痛悔、「捶胸」,求上帝赦免4.懇求上帝「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」。
今日稅吏禱告詞短短的,但卻被 神悅納,關鍵是「心」~我們真心禮拜、誠心禱告、忠心事主、用心跟隨。
小組討論題目:
從這二人(法利賽人、稅吏)的禱告,你有什麼分享?
從這二人(法利賽人、稅吏)的禱告,你學到什麼啟示?
|